(资料图片)
大众网记者 魏新宇 通讯员 刘海豹 青岛报道作为一项让老百姓近距离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重要途径,环境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公众提供一个了解环境信息、参与环境治理、监督环境管理的平台。近年来,青岛市即墨区立足环境教育基地特色优势,加大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广度和深度,着力推动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环境教育基地对外开放,更要对“外”开放近日,青岛蓝谷大任水务有限公司迎来了一群国际面孔,来自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府、投资署和各州政府的14位相关领导沉浸式体验污水处置全流程,亲身见证污水处理厂这座“魔法水房”如何从浑浊的污水中提炼出一泓清澈的水源。
“环境教育基地面向公众开放,既是公众的权力,也是企业的责任。今年生态环境宣传月期间,我们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宣传主题,积极搭建社会公众了解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平台与桥梁,不仅向社会公众展示污水由浊变清的‘神奇蜕变’,更向外国友人‘零距离’传递美丽中国的绿色新风。”青岛蓝谷大任水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林海舰说。环境教育基地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既保障了全区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进了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也成为全区生态环境系统监督企业污染排放的延伸和有效补充,成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折射出生态环境理念的可喜变化。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挖掘“亮点”、打造“爆点”以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性为目标,即墨区高位推动环境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工作,坚持从严从细应开尽开,协助环境管理规范、污染治理技术先进、环保设施齐全、运行管理高效的企业单位挖掘“亮点”、打造“爆点”,扩大教育基地开放品牌效应。青岛蓝谷大任水务有限公司每天可处理城市污水8万吨,出水核心水质指标执行地表水V类标准。该公司在建设过程中灵活布置植物,充分发挥植物降噪、净化空气、遮挡、滞尘等功能,积极打造“亲水、透绿、生态、环保”的花园式污水处理厂。同时,结合龙王河横穿厂区的独特优势,在河道两侧建设以“源头、修复、传输、重生”为主题的四个生态园区作为科普展示区域,以景观的方式展现污水处理的全过程,参观者可直观地感受到污水处理及尾水回用在生态文明建设及社会经济发展当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前来参观的外国友人对青岛市先进的污水处理设施表示赞赏,同时对环保设施敢于向公众开放的诚意和自信表现出敬佩,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环境基础信息可信度不断提高的发展前景充满期待。创造清洁优美的生态环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而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作为即墨区唯一一家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山东省生态环境教育基地,中节能(即墨)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立足“环境友好 儿童友好”生态教育理念,以垃圾焚烧处理“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环保知识科普为主线,运用声光电、新能源交互系统、体感游戏、实地参观等更容易被少年儿童接受的“体验式”学习方式,充分展示垃圾焚烧处置工艺,使少年儿童对垃圾处置有更深刻的认知和更充分的了解。
从 “闲人免进”到 “环保客厅”,中节能(即墨)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以儿童科普做依托,宣传推广生活垃圾环保处理的现代先进知识,展示了现代化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的企业形象。无独有偶,青岛市即墨区智慧垃圾分类体验馆依托智慧垃圾分类管理云平台,建立精准到户的垃圾分类信息综合服务体系,打造参与主体“互联”、设施设备“物联”、分类工作“数字治理”的智能管理模式,参观者在互动娱乐游戏中体验垃圾分类的同时,更有“科技感十足”的全新感官体验。讲解员陈佳表示,通过向市民开放垃圾分类体验馆,能够从源头培养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合理分类以降低其他垃圾的排放量,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社区生活环境。全区7家环境教育基地开放以来,累计开放次数达100余次,接待参观者近10万人次。参观的人群中,既有普通市民,也有中小学生,不同年龄、不同行业,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环保设施单位的大门,因为参与了解,让这些环保设施不再成为冷冰冰的“孤岛”。创新形式引导更多人参与如何吸引更多的人走到环保设施跟前亲身感受、实地了解,关键在于创新引导。环境教育基地结合自身特色,针对不同参观群体兴趣特点进行不同维度的演示内容定制,并全程配备讲解员,采取“集中讲解+互动答疑”的方式,随时为参观者答疑解惑,力争让公众深入浅出、生动直观地了解城市污水治理、城市垃圾处理等工作原理,提升活动吸引力和感染力。结合六五环境日、世界水日、科普宣传周等节点,积极组织开展线下参观活动。做好线下开放工作的同时,积极鼓励开放单位以“咘噜微课堂”为载体,精心制作“云开放”视频,将传统的环保设施“现场开放”变成互联网“线上开放”,让更多群众和网友动动手指就可以在家“云参观”,详细了解环保设施的内部结构、运行原理、运行情况等,轻松便捷地接受环保科普。打开大门请进来,更要走出去。环境教育基地以生态文明宣讲为契机,把科普课堂带进社区和学校,真正让生态环保理念走入千家万户。同时,各环境教育基地之间建立“互学矩阵”,定期分享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近年来,即墨区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住建、水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业务指导,利用环境教育基地自身丰富且便利的教育资源,为市民和学生提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教学素材,打通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障碍,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正在逐步健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正在加快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