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晓宇

中印人口之争已经持续多年,联合国最近在一系列报告中指出,印度人口数量在4月份超过了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资料图)

人口第一大国的头衔让人五味杂陈,在中国老龄化加剧、人口负增长、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当下,失去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地位,对我们来说到底是福是祸?

人口负增长与老龄化社会对经济的影响

当前中国已经达到人口峰值,2022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负增长,预计未来较长时间内,中国不会再回到人口正增长的轨道上。

由此带来的还有老龄化的问题。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至2021年底,中国的老龄化比率超过18%。机构预计我国很快会进入超老龄化社会。

未来很长时间内,我国都会是世界第一大老年人口国家。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是经济上的各种问题。

首先,是劳动力短缺拉低经济增速,但是养老负担在加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导致劳动力市场供给短缺,影响经济发展。与此同时,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养老金、医疗保障等社会保障支出将大幅上升,对政府和社会财政构成巨大压力。

中国当前旧的红利尤其是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在过去,人口红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受人口的老龄化和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变化影响,当前中国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企业的经营压力也随之上升。

其次,消费需求减少,导致生产乏力。老年人口消费需求相对较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

现在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持续多年,美国不但强调要与中国脱钩,也在鼓动欧盟与中国经济脱钩。同时,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也是一片恐慌。三驾马车中,消费成为政府非常重视的领域,先是强调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内循环,各地在疫情前后也是发放各类消费券。今年发改委也出台相应政策促内需,政府已经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消费的长久动力不足,必定会影响经济发展。

消费需求减少的同时,医疗资源却会出现短缺。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医疗服务需求也呈现上升趋势,而医疗资源却相对不足,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分配效率低下。

实际上,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是同时进行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婚姻晚龄化和生育意愿降低,导致出生率下降,进一步加剧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面对人口负增长和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问题,我们其实也不用过于担心。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已经是过去式了,虽然人口红利正在消失,但是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强劲。

人口红利消失,人才红利凸显

中国经济学泰斗厉以宁曾指出,中国正在悄悄地进行一场人力资本革命,新的人口红利正在产生。

厉以宁表示,过去只听说过海归,现在中国出现了“城归”,也就是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在外面工作了几年,认识了一些朋友,学会了技术,积累了一些资本,更懂得了市场怎么运作,然后回乡去干,因为家乡有用武之地。

这些新的“人口红利”,就属于“人才红利”。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增加,劳动力市场上会出现的劳动力素质较高的状态,并对科技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增加,有助于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提高国家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人才红利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人才红利可以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帮助产业实现升级和结构优化。

其次,人才红利可以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从而降低企业招聘、培训和留用人才的成本。不仅如此,人才红利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说,人才红利更具有性价比。

最终,人才红利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增长,人才红利可以提高生产率和效率,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转型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经济放缓将会伴随着制造业的下滑,但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仍会持续成长。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将出现变化,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就业增长率可能出现负增长,标志着“人口红利”在中国已逐渐消失,但是人才红利将逐渐加强,带动我国经济继续向好发展。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红利也将为科技和经济发展注入力量。

科技是未来经济发展重要动力

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我们正迎来一个科技创富的新时代。

厉以宁曾经说过:“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原有的发展方式逐渐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问题”。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是每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在这个转变中,谁有实力、谁有眼光,谁就将继续走在世界经济的前列。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未来30年发展的趋势。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放慢之后,经济主要靠服务业和消费拉动,投资增速将降低;同时,劳动力数量将持续负增长,但是人力资本将持续提升。从全要素生产率来看,世界进入新一轮创新周期的高潮时期,新技术对经济各部门的渗透率提高,将推动我国及全球经济增长加速。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中,资本要素与企业的全生产要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两者在新技术革命中有机结合,发挥乘数效应。政府资本投入与企业资本的投入共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为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打好基础。

基于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需求,政府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支持公共服务类、科技含量更高的基础设施建设,既有助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更可惠及全社会,这就是政府投资带动企业投资,助力全要素增长的价值。

这就为政信金融带来了机会。发展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是系统的、复杂的重大工程,一定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用。个人投资者的资金可以作为社会资本,以政信金融的方式参与未来的建设。机会往往是在危机中孕育的,中国的经济需要政府,我们的投资可通过参与政信金融的方式获取收益。

作者何晓宇: 政信投资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证监会首批成员、资深证券金融专家,著有《财富之争》、《互联网金融逻辑》、《个人理财》、《证券投资学》等多部金融作品,主编《新共赢生态》、《新时代金矿》、《政信金融业教程》《政信行业概论和实务》,在金融证券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接受德新社、朝日新闻、证券日报、中国日报、环球时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